“阴阳”为道而法之,“数术”为德而和之,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概括。
“阴阳”“数术”学说,是伟大的应用哲学,博大精深,既是自然世界观的渊源、结构和组合哲学,又是社会价值观的渊源、结构和组合哲学,更是个性人生观的渊源、结构和组合。
“阴阳”“数术”是理性与个性的高度融合体,是理性与个性完美共同运动的应用哲学。“心性”是主体,“精神”是能量,“身体”是平台与工具,三者依“阴阳”而命,依“数术”而运,命运既是轨迹又是艺术创新。
“法”是顺畅的方法论,“和”是幸福的目标论,这就是命运,这就是人生。
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不讲唯,也不信唯,本没有“唯物”“唯心”之说,更不会有“唯物”“唯心”之争。严格地说“唯物”“唯心”是政治概念,而非哲学概念。
(蒋荣清,2019.11.13)
中医的优点有哪些呢?
中医的优点在五花八门,随手取用,随地救治,药满山遍野,扎,灸,刮,放血,穴位,资本很难作到垄断,只有政策限制,及时,花费小,能治好,是贫民百姓最佳选择,
中医有几千年的历史,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,经过长期的实践验证,然后形成的中医理论,从《黄帝内经》、《伤寒杂病论》、《神农本草经》、《难经》的成书,标志着中医理论的形成,中医讲究天人合一,人与天地为一体,重视人的整体调理和个体差异,用药材的寒热温凉,来调理人体的阴阳失调,使身体阴平阳密,才会使人健康,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,可以起到防病、治病、保健、养生的效果,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药材的副作用,并且用药都是以恢复身体的阴阳平衡为目的,所以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最小、副作用最低,中医的优点很多,下面从几个方面说一下。
一、中医方便快捷,不需要任何仪器就可以看病和治病
中医看病不需要任何的仪器,就凭医生的三个手指头,通过望闻问切,然后经过综合辩证,就可以知道疾病的病性、病位、病势,然后开方用药,很快就会取得疗效,并且中医是全科,只要长在人身上的病,大都可以用中医中药治疗,不像去医院里看病,一检查就是半天,纯粹是仪器看病,中医是以人为本、辩证论治,像一个心慌、心悸、胸闷气短的人,中医辩证论治就可以用炙甘草汤治疗,因为炙甘草汤有通阳复脉的功效,用了一千多年了,实践证明快捷有效,要去医院就麻烦多了,又要心电图、又要脑ct,中医只要有症状就可以用中药方剂治疗,并且疗效非常好,所以中医的这个优点是没法比的,即方便又快捷,又让患者免除检查的烦恼和痛苦,因此这也是中医的一大优点。
二、中医讲究天人合一,整体辩证,整体调理
中医是把人和天地作为一体来看待,人在天地之间,要顺从天地的阴阳变化,避免“六气”对人体的伤害,做到饮食有节、起居有常、不妄作劳,就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疾病的发生,整体调理可以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,提前预防可以做到防病治病,中医以人为本,适应天地的变化,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,使人体与天地相应、内外相通、气血畅通,身体才会健康,通过调理心情、饮食起居、药物调理、针灸推拿等,就可以达到防病治病、延年益寿的效果,中医治疗疾病,是以保护人体正气为目的,驱邪的同时不忘保护人体的正气,像《伤寒论》中就强调,保胃气、存津液是治疗疾病和恢复健康的根本,也是治疗疑难杂症的重要方法,所以中医历来主张整体调理、辩证论治、以人为本的治病方法,讲究治病必求本、本于阴阳、本于气血,中医的这种整体调理大于任何的局部治疗,像一些体质虚弱的人,或者重大疾病的后期,就需要整体调理、留病保命,因此这种方法,即能保护人体的正气,又能起到防病治病的效果,这也是中医的治病优势。
三、因人因地因势治宜,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特色
中医讲究因人、因地、因势治宜,是根据病人的不同体质、不同情况进行治疗,而不同于见病治病的治疗方法,见病治病是中医之大忌,因为每一个人的体质不一样,疾病的情况也不相同,不可能用一个方子,治疗所有人的疾病,中医治疗疾病是根据病人的体质、疾病的性质、发展的情况等综合辩证论治,有症状就有方剂治疗,虽然是相同的疾病,症状不同治疗方法就不一样,就像感冒,有的发热怕冷无汗,有的则发热汗出,前者是感受风寒,用辛温散寒的方法治疗,后者是感受风热,用辛凉发散的方法治疗,所以体质的不同、症状的不同,用药也不一样,这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。
四、用药材的偏性,纠正人体的阴阳失调,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
中医治病离不开中药,药有酸甜苦辣咸,其性有寒热温凉,每一种药材都有自己的偏性,中医治疗疾病就是用药材的偏性,来纠正人体的阴阳失调,这就是说热病用凉药、寒病用热药,有些复杂的疾病可以寒热并用,其主要目的就是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,所以这种治疗方法效果显著,对身体的影响较小,像一个受了风寒感冒的人,可以用麻黄汤或者桂枝汤治疗,使其发汗而愈,也可以用生姜、葱白、红糖熬水喝,也有很好的效果,这种用药材的偏性,来纠正人体的阴阳失调,所以对人体造成的影响很小,并且疗效显著。
五、中医中药的多重功效,安全可靠
天然的药材叫草药,经过中医理论指导采集、炮制、服用的药材叫中药,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中药,可以发挥多重功效,治疗很多不同的疾病,药材本身的功效也是多种多样,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就可以发挥更好的疗效,像麻黄汤中的麻黄,本身有发汗的作用,单用麻黄只能解表邪,加上透邪通阳化气的桂枝,就可以解肌发表、温通经脉,使麻黄解表的力量大增,再加上杏仁辛开苦降,可以宣降肺气、平喘止咳,又有甘草的调和,能够缓和麻黄和桂枝的峻猛,使其汗出均匀而不伤正气,这样配伍用药安全、可靠,经过一千多年的实践检验,是治疗伤寒感冒的有效方剂,所以中医中药的配伍不同,就会发挥不同的功效,对于治疗疾病可以灵活辩证,用配伍的不同、剂量的不同、炮制的不同,就可以使药材发挥最好的疗效,这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优势所在。
六、用中医理论指导用药,能极大的降低药材的副作用
是药三分毒,中药材都有各自的偏性,有的其毒副作用很大,这就需要用中医的方法炮制和配伍,才能降低药材的毒副作用,增强药材的治疗效果,即使一些大毒的药材,经过中医的炮制、久煎、配伍等,都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,像有毒的附子,经过久煎就会降低毒性,配伍时再加赤芍煎熬,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附子的毒性,再像有毒性的何首乌,经过中医的多次蒸馏,就会降低何首乌的毒性,使其发挥养血生发的功效,再如比较寒凉的大黄,用于活血、凉血时可以久煎,就可以去除其寒性,如果用于清热泄火,可以在煎药时后下,使其发挥清热通下的作用,所以经过中医的炮制和配伍,都可以减少药材的副作用,因此用中医的方法使用中药,是比较安全可靠的。
七、中医治疗疾病,可以标本兼顾
中医治疗疾病,即可以治主症,又可以治疗兼症,做到标本兼治,在攻邪的同时,又不忘保护人体的正气,可以做到表里兼顾、内外协同,这就像麻黄汤中,既有祛邪的麻黄,又有调个内外的桂枝,有治疗主症的麻黄、桂枝,又有治疗兼症的杏仁、甘草,所以起到内外兼顾,表里同治的效果,相比那些头痛治头,脚痛治脚的治疗方法,中医要优势很多,这也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,就可以充分发挥药材的功效,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优点。
八、中医中药取材方便实用,可以内服外用
中医中药取材方便,农村的山上、地里,到处是药材,随时可以使用,上火了可以挖些蒲公英、苦菜子、车前草等泡水喝,如果干活时不小心划破手,就地拔些蓟菜(大小蓟),用手碾碎放到出血的地方,很快就会止血,并且没有副作用,所以草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,都可以变成药材使用,这也是中医的优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