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:【四季养生16句口诀】
四季养生16句口诀是春生、夏长、秋收、冬藏,夏日需清补,诸病皆能除。春养肝,夏养心,秋养肺,冬养肾,四季养脾。
违背春生之气就容易少阳经不能蕴养生气,肝气不足则肝脏出现不好的变化。违背夏长之气就容易太阳经不能运行通畅,心气不足则心脏容易内虚。
违背秋收之气就容易太阴经不能及时收敛,肺气不足则肺脏焦而胀满。违背冬藏之气就容易少阴经不能收藏阳气,肾气不足则肾脏负担过重。
春嘘明目夏呵心,秋涠吹肺肾宁。四季常呼脾化食,三焦嘻出热难停。发宜常梳气宜敛,齿宜数叩津宜咽。子欲不死修昆仑,双手摩擦常在面。《庄子・刻意》篇中说:“吹楹粑,吐故纳新,熊径鸟伸,为寿而已矣。”
中医《内经》有曰:“春三月此为发陈,逆之则奉长着少,夏为寒变。夏三月此为蕃秀,逆之则奉收者少。秋三月则为容平,逆之则奉藏着少,冬至病重。冬三月此为闭藏,逆之则奉生者少。”
四季养生口诀是什么?
1、三天不吃青,两眼冒金星。
2、宁可食无肉,不可饭无汤。
3、吃面多喝汤,免得开药方。
4、体弱病欺人,体强人欺病。
5、晨吃三片姜,如喝人参汤。
6、萝卜出了地,郎中没生意。
7、吃了十月茄,饿死郎中爷。
8、大蒜是个宝,常吃身体好。
9、一日俩苹果,毛病绕道过。
10、吃药不忌嘴,跑断医生腿。
11、多喝凉白开,健康自然来。
12、白水沏茶喝,能活一百多。
13、饮了空腹茶,疾病身外爬。
14、尽量少喝酒,病魔绕道走。
立秋养生顺口溜是什么?
综述 :如下:
1、时到立秋年过半,可能有涝也有旱。
2、男女老少齐努力,战天斗地夺高产。
3、棉花抹杈边心,追肥时间到下限。
4、天旱浇水要适量,防治病虫巧把关。
5、早秋作物渐成熟,防雀糟蹋要常转。
6、晚秋作物治追耪,后期管理不能软。
夏去秋来,秋季如何养生?教你4个秋季养生诀窍
关于立秋,民间素有贴秋膘的说法,不知道大家喝没喝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呢?贴没贴秋膘呢?
秋天到了,天气也渐渐凉爽起来,我们 养生 也要跟紧季节的步伐。那么秋季该如何 养生 呢?
秋风萧瑟,草木凋零。秋天的“肃杀之气”摧折草木,对人的 健康 也有损害。这其实并不难理解。秋天冷暖变化、气压变化和湿度变化等都比较剧烈,而此时人体也要重新调整以适应秋季的干冷。这段时间人体正气不盛、气血不充、阳气下降,导致免疫力下降,病毒和细菌也就容易趁虚而入,轻则感冒咳嗽,重则心梗脑梗,甚至危及生命。
对于抵抗力低的小朋友和老年人来说,就更容易受到秋季“肃杀之气”的影响,而有害身体 健康 。因此秋季 养生 不同于夏季,应及时调整,以适时令。
1、 早睡早起,保持安宁收敛情绪
《黄帝内经》中提到,秋三月,应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,收敛神气,使志安宁。根据五运六气之说,秋季的司天之气是“急躁”而肃降的。为了远离这种萧杀之气,早睡早起就成了最好的手段。而且秋季干燥,人也容易急躁,此时保持心理情绪的安定平和,减少“肃杀之气” 对精神的损耗。
2、 早晚及时添衣
秋季气温逐渐降低,日夜温差增大,中午气温高可以适当减衣,早晚降温时要及时添衣。立秋之后寒气开始冒头,及时添衣,以免寒气侵袭。另外关于“春捂秋冻”的说法,也并非适合所有的人,如果体虚怕冷,还是要及时保暖,莫为一时凉爽而着了寒气的道。
3、 润燥养肺
随着温度、湿度的降低,秋季天气会逐渐干燥起来,此时就需要及时补水,润燥养肺,要多吃清热生津、养阴润肺的食物,以保持体内水分充足。日常饮食也宜清淡,少吃辛辣刺激食物,以免体内生热。若是内热外燥之气相加,身体就容易生病。
4、 走出“悲秋”情绪
秋风萧瑟,万物开始凋零,一些敏感的朋友可能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,产生消极情绪,要及时有意识地调整心态,走出“悲秋”情绪,增加理性认知,客观地看待进退、得失。
秋季 养生 ,养身更需养心,要学会根据季节变化调整饮食结构;注意天气变化,及时保暖。同时也要调整情绪,想法不同, 看到的风景就会不同,情绪也发生变化。各位注重 养生 的小伙们都要注意起来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