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首页

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四时顺养原则理论源于:《黄帝内经》

来源:www.lnky.net  时间:2022-11-26 17:00   点击:87  编辑:开宇经络   手机版

内容提要:【春夏养阳

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一语。

原文是:“逆春气则少阳不生,肝气内变; 逆夏气则太阳不长,心气内洞;逆秋气则太阴不收,肺气焦满;逆冬气则少阴不藏,肾气独沉.夫四时阴阳者,万物之根本也.所以,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,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.” 

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本义,根据“四时阴阳者,万物之根本也”的理论原则,是指春夏顺应生长之气以养阳,秋冬顺从收藏之气以养阴(王洪图《内经选读》)。这成为中医学所强调的顺时养生思想。在这一本义的基础上,历代医家结合临床又有所发挥,从顺时养生角度,逐渐推广到临床辨证和用药大法中,从而形成了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众多理论学说,丰富了中医学基础理论。

在养生中的应用

养生保健中,根据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原则,我们应顺应天时,以从其根。《灵枢·本神》云:“故智者之养生也,必顺四时而适寒暑。”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云:“五脏应四时,各有收受。”《素问·宝命全形论》云:“人以天地之气生,四时之法成。”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云:“春三月……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。”“夏三月……夜卧早起,无厌于日,使志无怒,使华英成秀,使气得泄,若所爱在外,此夏气之应,养长之道也。”“秋三月……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,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,收敛神气,使秋气平,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,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。”“冬三月……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,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,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,使气亟夺,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。”饮食保健方面,元代邱处机《颐生集》云:“(春之时)饮食之味,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;(夏之时)饮食之味,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;(秋之时)饮食之味,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;(冬之时)饮食之味,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”。这都是古人对我们养生保健的建议。

顶一下
(0)
0%
踩一下
(0)
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