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口令版
马王堆导引术口诀:
预备势与起势
两脚并拢调正身,调整呼吸细长深,
目视前方身放鬆,气沉丹田心安稳;
跨步调身肩下沉,旋腕抬掌微提踵,
转掌下按趾抓地,动作缓慢意掌心。
挽弓
转掌向前缓慢伸,屈肘立掌到云门,
扩胸开掌再合拢,转身伸臂不停顿;
一手翻掌向前伸,一手后拉同顶髋,
抬头目视前上方,放鬆四肢调正身。
引背
旋臂插掌慢躬身,掌背相对提脚跟,
两手摩肋身转动,两臂外摆向前伸;
后坐拱背单腿蹲,起身下按显神韵,
双目随动远近看,脚步收回莫用劲。
凫浴
跨脚并步两腿蹲,两手平摆再顶髋,
掌心相对似抱球,以腰带臂再转身;
头往上顶臂上伸,两手下落肩下沉,
意循胃经走一遍,真气充盈调根本。
龙登
提掌斜插腿全蹲,抻臂屈肘并掌根,
目视莲花缓慢起,两手上托两臂伸;
下颏内收视下方,掌根用力提脚跟,
两手下按翻双掌,点按大包需停顿。
鸟伸
两臂内旋再前伸,摩运两肋后仰身,
轮臂向上俯身按,抬头伸臂微微紧;
吸气收腹脊涌动,双臂下沉再起身,
疏通经络走心经,动作柔和气血顺。
引腹
并步站立臂平伸,吸气外展吸气蹲,
翻掌调整目平视,屈膝下蹲需顶髋;
调整身体臂旋伸,上撑下按再顶髋,
两肩后展转头看,手指穴位对应准。
鸱视
向前旋掌并转身,摩运两肋臂上伸,
抬腿轻松向前踢,上体正直脚面紧;
两肩后拉身上抻,探头勾脚稍停顿,
手脚配合全身动,用意导引气满身。
引腰
开步站立手摩运,按摩带脉后仰身,
叉腰推按至脚前,转头提肩扭上身;
调正旋臂掌背对,收腹拱背再起身,
上下起落要协调,运动全身保养肾。
雁飞
并步站立臂平伸,两手旋转看掌心,
徐徐上举身倾斜,两臂对应往外抻;
转头翻掌再屈蹲,缓慢协调有松紧,
形似大雁高空飞,调整呼吸心不闷。
鹤舞
前后摆臂手平伸,转身下按微屈蹲,
两掌外推转头看,屈肘收掌再屈蹲;
两掌按推缓起身,动作协调要均匀,
仙鹤起落展翅舞,肩带双臂动全身。
仰呼
两臂缓慢向前伸,上举后仰两侧分,
头正臂展手翻转,以肩带臂至掌心;
两手下落提脚跟,扶按腰侧手提运,
屈膝下蹲往下推,两臂下沉再起身。
折阴
迈步单举挺直身,旋臂下落移重心,
两臂拢气体前倾,掌指向下再俯身;
转掌拢气膝屈蹲,两手托气再起身,
腹前翻掌往下按,自然站立呼吸匀。
收势
两臂内旋转掌伸,胸前相抱稍停顿,
掌指相对意成圆,膻中穴前是标准;
收臂摩肋再旋抻,中脘穴处再停顿,
最后对应神阙穴,摩运带脉放松身。
二、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口令十音乐
你所问的应该是导引养生十二法吧。 练功口诀:夜阑人静万虑抛,意守丹田封七窍。呼吸徐缓搭鹊桥,身轻如燕飘云霄。 从口诀可以知道,练功的时间跟练功的环境,还有人的思绪呼吸身体都描述出来,达到口诀的要求,练这导引养生十二法是最佳的情况。
好处就是修心养性,气功的最大一个特点是调节身心的平衡,功法都大同小异而又殊途同归。
三、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带口令背面演示
本文拟侧重谈谈学练健身气功•八段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。 “学”是指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,“练”是指熟练提高的过程,在学中练,在练中学,二者相辅相成,永无止境。在健身气功•八段锦的学与练中,涉及到练功原则与练功方法,以及**本身的基本特点、动作要领和习练要求等。 一、学练健身气功•八段锦要以“练形”为主 立势八段锦属古代导引术,在其发展演变的过程中,无论哪一个时期、哪一种流派,始终没有脱离以形体锻炼为主的**特点。它通过肢体运动强壮筋骨,增强肌体、脏腑功能,疏通经络,调和气血,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。 学练健身气功•八段锦,可分为三个阶段。一是学习掌握动作阶段。首先要从健身气功•八段锦基本身型、基本手型和基本步型练起,在学练的过程中,要抓住典型动作进行反复练习。常言道:“像不像,三分样”。说的就是不论技术高低、功夫深浅,出手投足,往那儿一站,就应当有个练功的样子,这一点对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。学练健身气功•八段锦**,要抓住点、线、型三个要素(这里所说的“点”是指动作的起止点;“线”是指动作的运行路线;“型”是指形态包括动态与静态),切实在动作的规范性上下功夫。做到上体中正、下肢稳定,步型、步法、手型、手法清晰、准确、到位,即人们常说的“先求方,后求圆”。二是熟练掌握动作阶段。这一阶段学练时,要注意身体重心的转换,掌握好平衡,处理好动作间的衔接,以腰脊带动四肢,使动作柔和缓慢,圆活连贯,上下相随,节节贯穿。要做到这一点,必须反复练习,不断地纠正和改进动作,使每一个动作都能准确到位、运用自如。三是巩固提高动作质量阶段。要在前段练习的基础上,求松静、分虚实、讲刚柔、知内劲。做到内外放松、思想宁静、专一练功。动作有张有弛,轻灵含蓄、虚实同体、变化得当。要积柔成刚、刚柔相济、松紧适度,做到用意不用力。同时要仔细体会“三调”间的内在联系,达到动作运转自如,意念进入恬淡,呼吸形成自调,逐步进入三调合一的境界。 二、学练健身气功;八段锦要重视以腰脊为轴带动四肢运动 脊柱具有支撑身体、保护内脏的功能,同时又是人体运动的枢纽,主掌着形体运动。在临床上发现与脊柱相关的疾病已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最大隐患。因此,脊柱被称为人体的“第二条生命线”。健身气功•八段锦在编创中充分考虑了脊柱对人体健康的影响,突出了对脊柱的锻炼。每势动作内劲的蓄发均出自脊柱的夹脊部位(两肩胛脊中间空窍),其运动规律也都是以脊柱为轴心向全身延伸。加之人身督脉贯通脊柱,与全身经络相连,脊柱两侧膀胱经上的俞穴又直接与五脏六腑相通,脊柱的运动真可谓是牵一处而动全身。在一定意义上说,在健身气功•八段锦的练习中,谁掌握了脊柱的运动规律和内在用劲顺序,谁就抓住了健身气功•八段锦的精髓。 为便于学练者掌握脊柱的轴心作用,结合每势动作提示如下:“预备势”:预备势和**中所有的升降立身动作均要求竖脊,整个脊柱犹如连珠,上下节节贯穿,对拉拔长。“两手托天理三焦”:两掌上托脊柱上下对拉拔长,其内劲上达于两掌劳宫穴,中至夹脊。“左右开弓似射雕”:两腕交搭夹脊放松,开弓竖脊劲达夹脊。“调理脾胃须单举”:两掌上下分撑脊柱对拉拔长,内劲上下分行达于两掌劳宫,中至夹脊。“五劳七伤往后瞧”:两掌扶按悬顶竖脊,展肩后瞧劲达夹脊。“摇头摆尾去心火”:马步扶按悬顶竖脊,侧倾俯身拉长腰脊,环绕转身旋转尾闾。“两手攀足固肾腰”:起身脊椎对拉拔长,俯身脊椎节节放松。“攒拳怒目增气力”:马步下蹲悬顶竖脊,左右冲拳脊柱拧转。“背后七颠百病消”:提踵脊椎节节拉长,下颠椎间微震。收势:脊柱放松,还原收功。对于文中所讲内劲,不可理解为是用力,用力则僵,气血不通,一般解释为用意不用力。内劲应理解为神、意、气的化合物。 三、学练健身气功;八段锦不能忽视预备势的练习 健身气功;八段锦所选择的预备势尽人皆知,太极拳界称为“太极桩”,健身气功界称为“三圆势”或“抱球势”。其内涵极为丰富,是一般练功的首选姿势,可称得上是“练功第一桩”。把它作为健身气功•八段锦的预备势寓意有三:一是作为基本身型;二是作为基本动作;三是作为基本功。“基本身型”是指躯干的静止状态。此势最具有代表性,要做到百会虚领、立项竖脊、沉肩坠肘、空胸实腹、中正安舒。“基本动作”是指最基础的、带有规律性的动作。预备势在整套**的段落间和动作的节分处反复出现,起着重要的衔接作用,练好该势可直接提高**的演练水平。“基本功”在这里是指练功必备的素质和能力。这些通过预备势的站桩练习可以得到解决,所有的练功原则、要领、要素都可以得到体现,对提高练功效果有一定作用。 以上“三个基本”确立了预备势在健身气功•八段锦**中所处的位置。由此可见,预备势不仅仅是为练功做好准备,而且与整套**的关系极为密切,应当引起高度重视,并在实践中加强练习。练好预备势要注意把握以下三步: 第一步是“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”,克服由于站桩出现的肌肉酸痛、关节麻木,卸掉全身的拙力。这一阶段气功术语称为“换劲”。一般需三周左右,第一周比较痛苦,第二周身体逐渐感觉轻松,第三周腰腿、臂膀开始显得有力,舒适程度明显提高。 第二步是在前阶段练习的基础上,开始追求精神与肢体的放松和入静。放松与入静,松是前提,要从头到脚到手节节松开,由里往外松透,并向周边扩散直至毛孔。入静主要是去掉杂念,“收猿心,拴意马”,做到心平气和,专心练功。放松与入静是有层次的,不是在短时期内就可以解决的,需要花几年的功夫,有的人练了很长时间这个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。可见,不认真练习,不下苦功夫是不行的。 第三步是随着放松、入静的加深,呼吸开始变得缓慢,内气开始启动,逐渐进入静养状态,此时“只求恬淡,不求虚无”,不可贪婪,见好就收。长久练习全身自会力气大增,精神焕发,其乐融融。需要注意的是,练习中不提倡两眼垂帘,不允许闭眼。运动量以感觉舒适为度。练习中如果出现心慌、气短、头晕、抖动等不舒服现象,应马上中止练习,进行调理,避免出现偏差。
四、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口令音乐
意思就是:身体向前弯曲,拂去靴子上的灰尘。
“躬身”是指身体向前弯曲,好像鞠躬的样子。
“掸靴”是指拂去靴子上的灰尘。
躬身掸靴(成语)是健身气功·导引养生功十二法第五式之称谓。所谓躬身,是指身体向前弯曲,似鞠躬;所谓掸靴,此处是指拂除脚面的积雪及各种尘埃等有害物质。
五、健身气功导引养生功十二法带口令功十二法
这两种技术都是中国古代的文化遗产,都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。但是,从实用性上来说,马王堆导引术更加实用,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掌握和理解中国古代文化,而八段锦则是一种艺术形式,更多的是用来表达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。